天美注册

你的位置: 天美注册 > 业务范围 >
业务范围
孔子朱熹王阳明:“三圣”费时2000年合力打通“格物致知”之道
发布日期:2024-06-09 20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伏羲无意之举开启人类智慧大门

远古伏羲仰观俯察无意中“一画开天”分阴阳,从此开启了人类认知的智慧之旅。阴阳开、天地分,为人类认知世界宇宙,提供了“彼此参引、互相映照”的参照物,从此打开了人类认知两扇大门。伏羲无意识中画下的这一画,堪比“盘古开天”为人类创造生存空间,肇始了人类认知的“起始点”,所以人们说伏羲“一画开天”是“文明肇始”。

伏羲“一画开天”后,无数先贤先圣就在茫茫黑夜中开始了对认知世界宇宙的探索。其中对中国人认知发展方法与路径最具开拓探索贡献的,我认为有三人:他们分别是创立“儒学”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、创立“理学”的宋朝的朱熹、创立“心学”的明朝的王阳明。尽管他们在整体上都属于“儒学”一派,但就研究内容和方法路径上还是有很大不同,也有深浅对错之分。但是就他们的探索研究用起来说,都可堪为“大师级”的人物。

孔子

孔子开创儒学:学易悟“学而知之”之道:格物致知

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00多年前,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也是我国认知方法论的伟大开拓者。孔子自幼博学好礼,中年接触易经,学而不得,三次问道于老子,50岁开始精学易经,居则在席,行则在囊,韦编三绝而不辍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终于大成。在学易过程中,孔子悟通“学而知之”的道理,发现了人生“格物致知、正心诚意、修身齐家、治国平天下”的奋斗进取之路。

孔字认为:一阴一阳谓之道。“道”中有“阴阳”,阴阳是引发事物客观发展变化规律的基本因素,也是认知事物发展变化的互为参照物。道分阴阳,阴阳二分就是“格物”。而人类要想“致知”首在“格物”,“格物”是“致知”的先要条件,也就是说孔子发现了“格物”是“致知”的根本途径。

孔子还发现:要想正确“格物”,做到正向“格物”、正确“格物”,就必须“正心、诚意”,“正心”就是端正“格物”正确方向、正向心态,“诚意”就是端正“格物”态度、真诚专一、全心全意。还揣着“正心诚意”去“格物”,就能走向和达到人生成功之路。孔子由此从学易求道中发现了“仁”,指出“仁”就是“仁者爱人”,就是“泛爱众”,就是爱一切“可以爱、该爱的人”。进而孔子把这种“仁爱”思想,扩大到家庭、社会、天下,那就是施行“仁政”,那就是要推行“贤人政治”,推举贤人治理国家。这就是孔子“仁政思想”的核心。

我们说孔子发现“学而知之”、“格物致知”认知方法和“正心诚意的”正向方向和心态态度是伟大的,但孔子也仅仅限于此为止,具体途径和方法是什么?如何“学而知”、如何从“格物”到“致知”?个人感觉孔子可能懂、也可能知道如何去学、如何去“格”?但孔子没有说。即便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,作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,他也只是对孔子学说社会功能和人性善恶进行了深入探索,在认知方法论上,也没能走出“正心诚意、格物致知”的路子。

朱熹

朱熹“理学”的认知探索:“以物格物”致知 -“格物映心”、“心即理”

直到距离孔子1700年的宋朝,出现另一个伟大的儒学大师朱熹出现,“格物致知”的方法论才又向前走了一步。朱熹认为“人世间最终的意义是天理”。天理管天下,有了天理就有了世界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秩序。因而朱熹主张“格物致知”需要外求,也就是他主张“以物格物”,认为“以物格物”、“以物映照物”,人类通过观察“物物互相映照”通达“心灵“”就能达到“致知天理”的目的,为此朱熹得出“天理即心”、“心即天理”的理论观点。认为人们只要照着物物映照到人心的天理去做,天下就秩序井然了。

为此,朱熹提出了“知行常相须”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,其要义主要体现在如下话语中:“知行常相须,如目无足不行,足无目不见。论先后,知为先;论轻重,行为重。”反复强调:“为学之功,且要行其知。”“学之之博, 未若知之之要;知之之要,未若行之之实。”“故圣贤教人,必以穷理为先,而力行以终之。”“故圣贤教人,必以穷理为先,而力行以终之。”在“知”与“行”的关系上,朱熹认识到:知行要结合,知先行后,行要循知,有知才能行;知是行的先导,行是知的目的。

朱熹也明白知行并重、知行不可偏废的道理。他说:“知和行工夫须著并到。知之愈明,则行之愈笃;行之愈笃,则知之益明。”“行之力,则知愈进;知之深,则行愈达。”明确反对知行偏废的做法,他说:“致知力行,用功不可偏,偏过一边,则一边便病。”“徒明不行,则明无所用,空明而已。徒行不明,则无所向,冥行而已。”对只求知而不能行,或只管行而不求知,他认为是一种“盲人摸瞎马”式的“病态冥行”的做法。

在“格物致知”的认知探索道路上,朱熹坚持了孔子“诚意”态度和“正心”的“正能心态”,也对知与行关系中的轻重先后做了深刻阐释,求索态度也体现真心诚意,我们说他比孔子的探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,但是朱熹这种“以物格物”、“物物映照”天理于“心”的认知方法,果真能得到“天理”吗?朱熹所谓得到的这种“天理”果真就是客观的真理吗?要想得到“对错”的答案,谜底还需要再等到300多年后的王阳明那里去寻找。

王阳明

王阳明“心学”开辟人类认知新途径:两次悟道顿悟开 "以心格物"-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

王阳明是“心学”的创立者,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。与朱熹不同,他认为:人世间的最终意义是良心、是良知。他不主张讲天下大道理,认为天下大道理都在良心里面。用自己的良心去处世行事,用良心去融化天下相关的事情。天理不在身外而在心间。他提出“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,心外无理,心外无意,心外无禅,一切都在心里”。他也认为“心即理、心即天理”。与朱熹不同的是,王阳明的“心即理”是“以心格物”心感知的天理,而不是朱熹“以物格物”映衬到人心里的“天理”。王阳明认为:心之外的世界没有意义,心里感知到的世界才有意义。

王阳明“以心格物致知”的认知,源于他对朱熹“以物格物致知”的两次悟道证伪。一次十八岁时“格竹悟道”。朱熹认为“物有表里精粗,一草一木皆具至理”。王阳明坐在竹下躬身实践悟道三天三夜,不仅不仅没用“穷竹之理”,反而差点病倒,这是他认识到“理根本就不在竹子上”。另一次是他35岁被贬贵州“龙场悟道”。他认识到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”。从此他悟道转注于心,主张“以心格物”才可“致真知”,心才是格物的本体,心即是理,心外无理。

在在知与行的关系上,王阳明主张“知行合一”。知是行的立意,行是知的功夫: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知与行互为表里,没有先后轻重之分,而是“格物致知”的一体两面。格物致知要重“格”,更要重“行”,知行同时进行。在致知方面,王阳明重视“致良知”,认为人心都有善恶两面,要重视发掘人心深处的“真善美”的一面,这就类似于孔子的“正心致仁”,只不过王阳明悟到的是“正心致真致善致美”罢了。所以他才说: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”。也就是“致良知”的途径,必须坚持“无善无恶心本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;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”的原则去“致知”,得到的才是真知。

王阳明

至此,王阳明通过两次悟道不仅用实践证伪了朱熹“以物格物致知”的错误途径,而且发现了“以心格物致良知”的正确路径,同时也践行了孔子“正心诚意”、发展了孔子“致知”到“致良知”的新高度,从而创立了他独居特色的“心学”理论,为人类认知找到了一条更完美的路径。